张妙飞:洛阳为什么是风水宝地?洛阳风水奥妙揭秘

洛阳,四面环山、盆地之中有黄河、洛河等水系流过。洛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风水格局而被誉为“风水宝地”。

在洛阳,你可以游览龙门石窟、白马寺等名胜古迹。也可以品味洛阳的特色美食、如洛阳水席、洛阳面片等。

此外、洛阳的牡丹花也是一道不容错过的自然美景。

最近,我在闲暇之余,与风水爱好者说起洛阳,人人皆知。说起洛阳风水,真正懂风水的人均称:“洛阳风水甲天下!洛阳是风水宝地!”

诚然,在中国历史史册中,洛阳占有重要一席之位,因为它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,素有“九朝古都”之称的洛阳(实为十三朝古都),为帝王之州、华夏文明发祥之地。说起五千年中华文明史,凡举盛世,言必称三代——夏、商、周。

因为夏、商、周是自伏羲、炎黄两三千年之后首次出现的三个朝代,并且是非常鼎盛的三个朝代。

而追溯历史,从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——夏朝开始,先后有商、西周、东周、东汉、曹魏、西晋、北魏、隋、唐、后梁、后唐、后晋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,时间长达1650余年,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都最早、建都朝代最多、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。

这里至今还保存着举世闻名的“五大都城遗址”:夏都二里头、偃师商城、东周王城、汉魏故城和隋唐洛阳城遗址。

一、华夏文化出洛阳

这是地理优势决定了皇都的选址,黄河流域是中华古文化的摇篮,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,洛阳则是这个摇篮里的明珠,其位于河南省西部,亚欧大陆桥东段,横跨黄河中游两岸,“居天下之中”素有“九州腹地”之称。

若问古今兴废事,请君只看洛阳城。”千年帝都洛阳经历了一幕幕王朝更迭与时代变迁的沧桑巨变,见证了一代代帝王将相与英雄豪杰的兴衰成败。

105位皇帝在洛阳执掌国家大权,死后大都埋葬于此:夏启、少康、商汤、姬发、刘秀、王莽、董卓、李世民、黄巢……无数枭雄在此留名。

张妙飞老师说,辉煌的历史孕育了我们洛阳灿烂的文化。“河出图、洛出书,圣人则之”,伏羲得“河图”而画八卦,夏禹拥“洛书”以制《洪范》。

“河图洛书”——开中华文明之先河,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。

道教(太上老君)创始于此(上清宫、下清宫),儒教(孔子)兴盛于此,佛教(释迦牟尼)首传于此(第一古刹:白马寺);

西汉经学、魏晋玄学、宋代程朱理学皆形成于此;

中国“四大发明”中的造纸术、印刷术、指南针诞生于此,这些都在推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二、洛阳风水甲天下

我们的国学传统文化《堪舆》学,实则是我们的国粹。就我们的“风水”而言,风水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。张妙飞老师说,古代风水学认为,山为实气,水为虚气。山高而宏伟可界水,水深而宽阔乃聚气。

张妙飞我从来就是这个观点,:“对于我们的国学国宝——风水堪舆,它就是传统文化,神学文化,玄学文化。

我根本不会像某些学者那样,非要为我们的国学传统文化——风水堪舆,找一件科学的外衣披上。污蔑我们的国学传统文化——使人们对风水有误解。

我曾经无数次强调和弘扬说:“这里并不存在谁信不信风水的问题,因为风水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,起码6000年来它是一直存在着的东西。

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5000年光辉历史的文明古国,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特别深厚。尤其风水堪舆文化特别深厚。

比如,洛阳这个“龙兴之地”。象征“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”的五岳充满动势和生气之时,洛阳就兴旺,正如张衡所说的情景:“举九州之势而建王都……远而望之,若擒朱霞而跃天文;近而察之,若仰山而戴垂云”。

张衡说的“九州之势”,即囊括青龙腾、白虎跃、朱雀舞、玄武动而聚集勃勃生气的大势,亦包含风水师常说的“上中下三元形成九运流转的态势”。

正因为“九州之势”在洛阳集聚王气浓郁,古人则语出惊人:

“得中原者得天下!”

这里说的“天下”则指国家之意。

大凡皇都所在地,都有其风水殊胜之处。

洛阳向称“十三朝古都”。从周成王“南望三涂,北望岳鄙,顾詹有河,粤詹洛邑”开始,历代君王都将此方土地列为建都的首选区位之一,主要是其风水形胜所决定的。

明人李思聪在《堪舆杂录》中曾作了十分详细地描述:

洛阳龙脉,发自中岳嵩山,过峡石而北,变作冈龙,入首后分一枝结北邙山托于后。山虽不高,蜿蜒而长,顿起首阳山。远映下首,于巩县而止于黄河之中。

嵩山抽中干,起皇陵。山分出一枝至黑石关,为水口。中扩为堂局,而四山紧拱,前峰秀峙。

伊、洛、瀍涧汇于前,此为龙之右界水;稠桑、弘农、好阳诸涧乃左界水,流入黄河,绕于北邙之后。洛河悠扬,至巩县而与黄河合。真可谓“一大都会也”。

张妙飞老师说:“若此看来,欲称王称帝之地,必然要从地理、军事和经济以及交通等方面加以考虑矣。”

隋唐时期,洛阳大加扩建。隋炀帝、武则天以洛阳为东京,经常住在洛阳。

据说,隋炀帝对洛阳的地形很欣赏,李吉甫《元和郡县图志》记载:“初,炀帝尝登邙山,观伊阙,顾曰:‘此非龙门邪?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?仆射苏威对曰:‘自古非不知,以俟陛下。帝大悦,遂议都焉。”

二是“风水之法,得水为上”,水和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。洛阳城处于群山和多条河流环抱之中,洛阳四周有九条山脉朝拱(嵩山、熊耳、鹿蹄、崤山、秦岭、阳华、邙山、首阳、缑山)。

九道河流环绕(黄、伊、洛、廛、涧、谷、甘、姜、儒),形势甲于天下。其气候温和,土质肥沃,物产丰富,为其城市扩容后的物质供应,提供了保障。

据我国著名学者考证,夏商之时,风水的雏形已出现了。从洛阳夏、商、周古城遗址看,当时的建筑风格与整体规划,能看出许多符合古代风水学要求的迹象。

张妙飞老师说,我们的古人发现了,起源于昆仑山的龙脉延伸至八百里秦岭而形成了少祖山,延伸到黄河与洛河环抱的一个盆地,形成了聚国家王气的“国宝穴”,这个国宝穴便是洛阳。我们的洛阳位于中国形势的中心位置。

按周易理论说,洛阳是处在中国形势的“太极”位置上。况且,我们的古人选都城或坟墓,特别讲究“左青龙、右白虎、前朱雀、后玄武”。我们的古人按照洛阳“国宝穴”的方位,发现有五座山与洛阳形成最佳风水宝地格局。

于是,古人定这五座山为“五岳”:

1、南岳衡山为前案,是朱雀;2、泰山耸左为青龙;3、华山耸右系白虎;4、恒山为后案,也是靠山,为玄武。嵩山为前案中的重案。

五岳为阳,黄河、洛河为阴,我们的洛阳正处于这个山环水抱的“太极宝穴”之位,故可以成为中国的“龙兴之地”矣。

三、洛阳城中风水好

我们国家的很多城市都有中轴线,而且往往是和子午线相一致的。子午线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。古人建城,都要建立“中心台”作为城市的几何中心。

张妙飞老师说,我们中国有句古语:左龙右虎避不祥,朱雀玄武顺阴阳,八子九孙居中央,寿如金石宜侯王。这句古语说的是中轴线的风水意义。

一般这条线,设在正北方的来龙山脉中,与这条线大致相重合的子午线,应该才是皇城真正的南北中轴线,在方位上两侧建筑物呈现出的天然对称,给人以威严、中正、不偏不倚,具有强烈方位感的正统气质,更能真正体现《周礼》中“惟王建国,辨方正位,以为民极”和《管子》中“凡立国都……因天材,就地利”的意图。

张妙飞老师说,我们的国粹传统文化——风水堪舆,它源于神传文化,发祥于河出图、洛出书的唯一可以称之为神都之洛阳,古为洛邑。

我们祖上祖传、沿袭至今的华夏风水学,是历史上繁衍生息在黄河流域的华夏先哲们,数千年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。

它源自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、《周易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伽蓝经》、《正始石经》、《太学石经》、《藏经》、《葬经》等等。

最早可以上溯至伏羲和大禹之石器时代,是我们中华民族风水堪舆的根,根植河洛,辐射全国,福祉华夏,福祉华夏版图上的56个华夏民族。

我们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,其皇城的中轴线决定了这个古都的规划布局。据学者翟智高的有关研究论著,其认为“关于都城中轴风水线,《周礼》中曰:“惟王建国,辨方正位,以为民极”,是说国都的方位必须辨清楚。定正位,也即是中轴线要正。

所谓正,就是都城中轴线应与所在地的子午线相平行。古往今来,历代建立国都均慎重选择确立中轴线”。

洛阳五大都城遗址(夏二里头、商偃师商城、周王城、汉魏洛阳城、隋唐东都城)在伊河洛河盆地东西横列排开:

成周汉魏北魏洛阳城的中轴线,基本上是南对万安山主峰天然双阙山峰。

从考古发掘可以知道,洛阳周王城中轴线,南对伊川境内九皋山三突仙角峰,北照黄河北岸太行山脉最向南的突出部位,南北中轴线长达200余公里,并且与同经度子午线相重合。

张妙飞特别强调说,从位理风水和环境学上来看,洛阳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,是西周洛阳王城与隋唐东都城中轴线向南延长线的区域。

中轴线是一个城市的脊柱,其重要性犹如人体的脊柱为人体的中轴,强壮而又柔韧,支持头和躯干,保持其直立,并能使上身弯曲和旋转。

整个脊柱起着支持体重,传递重力,保护脊髓、脊神经根及其血管的作用,并参与构成胸腔、腹腔和盆腔,也是某些骨骼的起止点,可见脊柱对人体的重要性。

我们洛阳城,在历代皇都中轴线上都设置有重要机构,隋之东都,紧邻周王城以东,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,新建隋东都洛阳城规模巨大,“前直伊阙,后据邙山,洛水贯其中”,城廓有宫城、皇城、外廓城。宫城内主要有乾阳殿、大业殿、文成殿、武安殿等。

从北邙上清宫照直伊阙龙门一线,唐东都(武则天时期)皇宫中轴线上有天堂(隋大业殿)、明堂(隋乾阳殿)、端门、天枢、天津桥、天街、定鼎门(隋建国门)。

自古至今,中轴线是一个政权必守之线,也是重要活动的所在地。

城市的规划布局,也首先要确定中轴线,在这个中轴线上分别设计重要机构。

四、风水宝地最洛阳

张妙飞老师胸有成竹地说道,说到我们洛阳的风水,还不得不说洛阳的北邙山。世人把好风水用来作阴阳宅必选之地。

据考古专家多方论证,我们洛阳的北邙山是中国历史上安寝帝王最多的地方,竟有一百个左右。难怪古人把东方人生与死最理想的地方,说成“生于苏杭,葬于北邙”。

我们洛阳的北邙山,自古就被称为“万茔之山”

不仅历代帝王公卿、才子佳人将此视为风水宝地,就连庶民百姓死后也都希冀“葬于北邙”。

因而邙山出现了唐代诗人们说的“北邙山头少闲土、尽是洛阳人旧墓”,“古坟上面起新坟,新坟古坟无定主”,“山头松柏半无主,地下白骨多于土”的怪现象。

是故,自古至今,历史上就有一句闻名天下的事实,就是:“洛阳风水甲天下。

诸如,老话所说:“生于苏杭,死葬北邙。

以及“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。”这句话出之《易·系辞上》。河图洛书乃中国传说中天赐的图像,有关记载最早见于《尚书·顾命》。

张妙飞老师说,相传上古伏羲氏时,距洛阳东北30公里的孟津县境内,黄河中游水面漂浮出圣物龙马,这圣物背负河图,献给伏羲。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,后为《周易》来源。

又相传,大禹时,洛阳西60公里的洛宁县洛河水面浮出圣物神龟,背驮洛书,献给了大禹。禹据以作洪范九畴,依此治水成功,遂划天下为九州。又依此定九章大法,治理社会,流传下来收入《尚书》中,名《洪范》。

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,阴阳五行术数之源。最早记录在《尚书》之中,其次在《易传》之中,诸子百家多有记述。太极、八卦、周易、六甲、九星、风水、等等皆可追源至此。

洛阳本身是风水宝地,更是风水文化的源头。

当我们谈中国、谈历史、谈华夏、谈神学、谈国学、谈堪舆、谈风水时,统统离不开洛阳,不谈洛阳的话,这一切将无从谈起。

是故,我在此极有必要,给大家详细说明,人体与世间万物的所有一切有情众生,均与自然存在的浩瀚深邃、奥妙无穷的大宇宙,有着千丝万缕的引力波的某种联系。

大环境有大风水,小环境有小风水,一物一太极,一物一乾坤,每个事物都有其独特的风水属性和自然发展规律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太极点,找到自己的太极点,使自己的家居风水环境调整到天、地、人,三而合一的状态。保持自己处于地利的点位。

人只有在正确的位置上,才能产生正能量的意识,产生大富贵的心识,带来正确的行动力,然后梦想成真。

后续,请你关注张妙飞。今天我的传统文化、风水、人生感悟,以及心得体会都会在这里长期更新。敬请天下有缘人和风水爱好者们关注。

我现在双手合十,祝福大家,万事大吉,安康快乐!

张妙飞
张妙飞

发表评论